青岛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们,最近可热闹了!新学期还没正式开学,青岛同德小学、启元学校和第二实验初中的新生们,已经提前“上岗”51配资网,参加各种体验营和夏令营活动。这些活动就像给孩子们的一份“入学礼”,让他们从暑假的轻松状态,慢慢适应校园生活,变得更独立、更自信。
青岛同德小学的一年级新生,8月23日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成长体验营。学校想了个口号:“给孩子一个本真的今天,许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。”这话听着简单,却挺有意思。孩子们刚来时,个个有点儿紧张,有的还粘着爸妈不放手。可在老师的带领下,他们学着自己整理书包、认识教室,甚至还学会了怎么跟同学相处。两天下来,那些原本胆怯的小家伙,变成了能自己拿主意的小能手。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变化,乐得合不拢嘴。
同一天51配资网,青岛启元学校的一年级新生也来报到了。校园里到处是好奇的小眼神,孩子们东瞧瞧西看看,像在探险。启元学校这几年发展很快,班级数已经多到110个,学生总数超过5000人,稳稳地成了青岛市内四区基础教育里规模最大的学校。学校还宣布了一个大消息:青岛广源学校正式开办,加入了启元教育集团。这所新学校和启元一起,采用“一长两校”的模式,意思是一个校长管两所学校,资源共享,互相带动。这样的安排,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。
启元学校的校长周韫轶在暑期工作会议上说了句话:“教好一个学生,服务一个家庭;办好一所学校,涵养一个社区。”这话接地气,意思是学校不光教书,还得让每个家庭、每个社区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。新学年,启元学校会继续发挥优势,把教育办得更实在,让孩子们学得开心,家长们放心。
再说说初中这边。8月20日,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初一新生们,迎来了他们的“淬炼青春 逐梦新程”夏令营。这名字听着就带劲!开营仪式上,孩子们站得笔直,个个精神抖擞。校长卢宝山亲手把蓝色班旗交给每个班级,副校长邹良林还给新生们送了寄语:希望他们从夏令营开始,学会自律,练出真本事。孩子们接过旗子,眼睛里满是期待。
这个夏令营可不简单,专门为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孩子设计,持续了整整5天。学校知道,初一新生刚进初中,可能会不适应,所以活动安排得很用心。每天有常规训练,比如站姿、走路、整理内务,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。还有学法分享和主题班会,教他们怎么学、怎么规划时间。整个活动就像一座桥,帮孩子们从小学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初中。
夏令营还有个亮点,叫“国防教育+初小衔接”双轨模式。国防教育教孩子们站军姿、做操练,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自立精神。衔接课程则让孩子们提前熟悉初中的学习节奏,比如怎么记笔记、怎么应对考试。这样的安排,既锻炼了身体,也为学习打下了基础。孩子们在活动中慢慢找到了自信,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合格的初中生了。
这些活动听着简单,其实背后有不少门道。以青岛同德小学为例,他们的体验营不光是让孩子认识校园,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。比如,老师会教孩子们怎么自己吃饭、怎么收拾课桌,甚至怎么处理和小伙伴的小矛盾。这些小事,对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,都是大挑战。能学会这些,孩子们以后在学校里就能更从容。
启元学校的规模扩张,也不是光靠建新校区、加班级数。他们在教育上花了不少心思,比如“一长两校三区”的模式,其实是为了让资源分配更公平。不管是市区的孩子,还是新校区附近的娃,都能享受到差不多的教学质量。这种做法,体现了青岛对教育公平的重视,也让家长们觉得,孩子上学的地方靠谱。
初中夏令营的设计,更是有针对性。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节奏差别很大,孩子们如果不提前适应,可能会觉得压力山大。第二实验初中的夏令营,就像是给孩子们的一剂“预防针”。通过5天的活动,孩子们不仅熟悉了校园,还学会了怎么管理时间、怎么和同学相处。这样的过渡期,对他们的成长特别关键。
这些活动也让我们看到,青岛在教育上的用心。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,学校都在努力让孩子们学得开心、长得健康。这不只是学校的责任51配资网,也是整个城市的努力。未来,这样的活动估计会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好,让更多孩子在开学前就能爱上校园。
航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